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萍乡作为一座转型发展之城,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着力构建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力量。
坚持以做强产业为支柱,着力增强经济拉动力。本土传统产业是根基和优势,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焕发新生机。一方面,要进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大力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快集群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材料加工、装备制造2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此同时,要全力谋划未来产业,瞄准六大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谋划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坚持以主攻项目为抓手,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力。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离不开项目的支撑。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抓好招商引资,瞄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着力招引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链主型”项目,用好产业引导基金大招商、招大商;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项目,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推动延链补链强链。要推进项目建设。聚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压茬推进,才能将项目尽快转化为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以“大抓落实年”为契机,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活用好招引签约、进资动工、竣工达产、上规入统“四个一批”项目滚动调度机制。切实发挥重大项目推进专班作用,完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和重大项目、企业特派员等制度,以良好高效的项目推动机制促进项目早落地、快建设、见实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增强内生驱动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把抓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才能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入开展“科技论英雄”考核,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制度,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打造创新联合体,全面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引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队伍,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还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功能作用,推动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共建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
坚持以要素支撑为保障,着力增强发展助推力。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当前,各地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力重点、比拼焦点。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我们只有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要做实要素保障,落实和出台支持工业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解决资金、人才、土地、技术等各类难题。发挥工业园区主战场作用,加快推进赣湘合作市级工业平台建设,持续建设专业化园区。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推动开发区更好聚焦发展主业。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低碳论英雄、科技论英雄、人均论英雄“四个论英雄”考核评价,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承载力和服务力。要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深化“数字政府+营商环境”建设,力争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赣服通”上线事项办理率均达100%,努力营造更加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为打造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