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是一项保障市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汤辉同志2016年9月担任血站站长以来,创新举措,强化血站管理,提升无偿献血公益形象,几年来无偿献血量稳中有升,有效保障了临床用血需求,促进了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一、 严格落实献血法,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殊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20年以来,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献血工作从有偿到无偿、从计划到自愿、从政府组织到群众广泛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团体献血与个人自愿献血并驾齐驱的良好态势。截至2019年6月,无偿献血总人数超过32.7万人次,献全血总量达59078.68万毫升,献机采血小板10098.95个治疗量。年均献血13562人次,献全血455.84万毫升,献机采血小板1287.98个治疗量。2019年上半年,我市无偿献血捐献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较2018年同期增长1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有力保障了我市临床用血的需求,我市自2006年始,连续六次十二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二、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组织管理。以市政府名义两年一次召开全市无偿献血总结大会,表彰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共表彰了2届献血状元和4届献血明星。出台了《关于调整萍乡市献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工作职责的通知》和《萍乡市无偿献血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为无偿献血工作推动提供了制度保障。2018年首次对献血状元、明星、促进奖和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获得者进行了物质奖励;借力精神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和市直机关工委党员教育活动等平台,推进无偿献血团体招募。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以市直机关工委党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了对各单位无偿献血的组织计划和宣传引导,团体献血有了长足的发展。
三、加强能力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积极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无偿献血事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大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抓好基础建设,添置仪器设备,不断提高血站服务硬件条件。科学规划固定献血点的设置,目前共在市区文化路步行街口、人民公园、金碧辉煌和秋收起义广场、上栗县大地红广场设置5个街头固定献血屋,在上栗县黄金广场、芦溪县市民之家旁、湘东区萍钢广场、莲花县一支枪广场和桐木镇设置5个献血点。进一步改善市民献血环境,方便市民就近献血。
四、强化无偿献血队伍建设,保障临床用血
加强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稀有血型队伍、机采血小板队伍和卫计系统应急献血队伍“四支队伍”建设,无偿献血队伍稳步发展壮大,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积极帮助萍乡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立,并完成血样采集等建库初期工作。目前,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314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525人,稀有献血者350多人,卫计系统的应急献血队伍652人。固定自愿献血者约占每年总献血人数的50%以上,保障了全市的临床用血需求。很多无偿献血者既是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实践者,更是无偿献血的宣传者、社会新风尚的引领者。我市献血状元兰建高已累计献全血1100毫升,献机采血小板142个治疗量,折合献血40300毫升,荣获江西省和全国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
五、加强质量监管,严抓血液质量
血液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稳定。严格执行血液质量安全有关规章制度,严把血液质量安全关。建立保障医疗用血的长效机制,制定应对各项突发事件的采供血应急预案。完成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现场督导,开展质量管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严格控制关键环节,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血液质量合格率保持在100%。
六、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公益形象
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宣传,每年投入大量公益宣传经费,用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无偿献血,做到了“报纸有字、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网络有言”。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五进”活动,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利用公益纪念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献血光荣的理念。结合节日,开展了“学雷锋月”、端午节送粽子、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纪念《献血法》实施20周年等一系列公益纪念活动,提升了无偿献血的公益形象;树立助人典型,激发市民献血热情。多次推荐优秀的献血者和志愿者参加“最美萍乡人”的评选活动,并在相关媒介上组织人员进行投票,弘扬正能量。